帝王三国辅助,伯爵和男爵能有多少武装力量?
谢谢邀请啊!
欧洲那些国家的爵位不能跟中国的爵位直接对等的。
欧洲在罗马帝国崩溃后到近代之前一直都是封建制,就是大家占地为王,那块地方上其拥有一切权力。而中国自汉代起,封地也只是提供税金而已。比如赵云被封为永昌亭侯,是说永昌郡里的某一个亭是赵云的食邑。那里的几千户人家的赋税,是赵云的食禄。除此之外,赵云对那几千户人家没有军事权、司法权,赋税也是国家收上来之后,再交给赵云的。而欧洲一个男爵则对自己封地上的领民则有绝对的权力,可以任意让其交税,让其出劳役,让其当兵打仗,甚至让其去死。
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欧洲贵族“公侯伯子男”的爵位体系,在欧洲历史上是逐渐出现的。
以英国为例,最初出现的是伯爵(earl),源自诺曼征服前的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。当时,贵族们最开始被称为“哥塞特”(gesiths),意思是“国王的友伴”。
此后“哥塞特”逐渐被“塞恩”(thegn)取代。塞恩这个词含有“为他人服役者”。而那些被贵族所服务的大贵族,就被称为“伯爵”(ealdorman)。后来受到北欧维金人的影响,斯堪的纳维亚语中的eorl一词取代了ealdorman,此后又演变为earl.
1066年“诺曼征服”之后,征服者威廉开始以欧洲大陆的贵族模板构建自己的军事贵族体系。当时一共有1400人成为英国王室直属封臣,其中有180名高级贵族。扣除30名教会贵族,剩下的150名高级贵族中有12个人成为伯爵(earl)或大男爵(great baron)。
其余138人后来被成为男爵(baron)。baron这个词的愿意是领主,相当于lord。
此后出现了公爵(duke)用来加封王室成员。侯爵(marquess,也做marquis)的概念来自于来自德意志地区,原意是指边疆伯爵领主。子爵称号(viscount)源于法国,原为郡守,地位在伯爵之下。
至于一个伯爵或一个男爵能有多少武装力量,那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。一个伯爵或男爵拥有的武装力量,要看其拥有多少产业,能供养起多少个骑士,多少个脱产雇佣军士,领地里有多少丁壮能充当辅助步兵等等……
比如14 世纪中期,英国伯爵理查德·塔尔伯特的军队包括 14 名骑士、60 名侍从和 82 名弓手;而牛津伯爵约翰·德·维热的军队则由 23 名骑士、44 名侍从和 63 名弓手组成。
以英法百年战争为例,当时英国已经是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大国,但是跟随英王爱德华三世踏上克雷西战场的英军却只有12000人,而当时拥有2200万人口的法国,也不过动员了35000人参战。而阿尔库金之战中,法军损失过万,贵族阶级成员的损失可能超过五千人(包括一部分被俘但未被屠杀的),其中包括3名公爵,9名伯爵,92名男爵。
按照这个比例来看,一个男爵大致能动员100人左右的兵力,也就是一个连长级别,而一个伯爵(包含其下面的男爵)大致能拥有1000人左右的兵力,相当一个团长吧!
你觉得古代帝王谁最有艺术细胞?
在古代帝王中数宋微宗赵佶艺术才能高。他的艺术突出表现在书画诗词三个领域。
一,书法中,创立“瘦金体”楷书。大家知道,书法创立出独特的风格面貌是很难的,而宋徽宗却在青年时期独出心裁地创造出“瘦金体”,此书体影响着我国的书画家,已经上千年,至今还受欢迎。他就用此书体写诗题画。不能不说是有很大的天分。瘦金体直到现在一些书画家还非常喜欢。
二,行草书。徽宗的行书,劲俏,流丽,爽快,不受“苏黄米蔡”任何影响,戛戛独造。
三,徽宗草书,以草书《千字文》可视为代表。写的激越起伏跌宕,气脉不断,用笔結体时时有出人意表之处。与智永禅师,怀素上人草书,也不一样,完全是自家面目,不蹈袭前人。所书团扇妩媚风流,气机旋出,神机一片,不减素师!见草书团扇图“掠水燕翎寒自转,随泥花片湿相重”可见一斑。
四,徽宗工花鸟画。留下的作品有《芙蓉锦鸡图》《瑞鹤图》等三十件,刻画逼真,一笔不苟,形神具佳,于工笔画有不小贡献。
五,徽宗颇具文学才能。所做诗词也很精彩。
以《燕山亭.北行见杏花》等八首为代表,抒发亡国之恨,字字血泪,有南唐后主之风。其题画诗,见于他的绘画,集诗书画于一身,是中国画“三绝”的先行者。诗书画在同一画面,结合相得益彰。其诗又见于自书的《夏日诗》等。
徽宗诗词书画才情横溢,他当皇帝,身体力行,编《宣和书谱》《宣和画谱》办画院等,给画家名份(职称),提高其待遇,并一起研讨画法画理。据说,连孔雀升礅先迈哪条脚都观察了个清清楚楚,对艺事整天忙个不亦乐乎!然而,生非其时,这是个民族矛盾非常危急的时刻,他却眼睁睁的看着江河日下,国不将国,无能为力。尽管才华绝代,风流享尽,然于治国安民,终究无用。落个国破家亡,岂不可悲!
对付曹魏和后来的晋朝呢?
汉中失陷后,刘禅一面调兵北上,拦截南下的魏军。一面派出使者,向吴国求援。
吴帝孙休考虑到唇亡齿寒,不能不救。便兵分三路,从三个方向牵制魏军的行动。
其中一路由老将丁奉率领,渡江北上,攻打魏国的寿春。
丁奉之弟丁封、宗室孙异,从南郡出发,沿汉水入汉中,攻打魏军后方。
荆州守将留平、施绩等人沿长江西进,由永安进入蜀地,直接增援成都。
吴国方面大举出动,也算是尽力了。
然而,正当各路吴军还在调动中时。
公元263年十一月,蜀汉就投降了。
知道消息后,孙休不得不下令,停止救援。
之后的两个月,孙休感到惶恐不安。
因为蜀汉没了,下一个倒霉肯定的就他了。
但出乎他意料的是,蜀地的魏军居然两度自相残杀。先是钟会干掉了邓艾父子,大有割据蜀地的企图。紧接着,护军胡烈、监军卫瓘,调集兵马攻打钟会,又把钟会给杀了。
这一来一回,蜀汉没了,而魏军又没到。
蜀地竟然变成了无主之地,没有负责人。
这很显然,此时正是攻打蜀地的好机会。
公元264年二月,在惶恐了三个月后。孙休令陆逊之子陆抗、步骘之子步协等将领围攻蜀地东大门永安,准备趁虚而入,先拿下蜀地。再与魏国做长期对抗。
但又出乎孙休意料的是,区区两千蜀兵在一个叫罗宪的将领的带领下,竟然奇迹般的抵挡住了几万吴军长达数月的进攻。导致东吴趁火打劫的计划告吹。
等到魏国反应过来,派出一支两万人的部队增援永安。吴军只得全部班师,退守西陵。
之后,孙休又开始了惶恐不安的日常。
公元264年七月,孙休在忧虑中去世。
他去世时,有儿子可以继承他的皇位。
但东吴的权臣考虑他儿子都还太小,而魏国又咄咄逼人。再加之此时交趾也叛乱,归顺了魏国。形势对东吴极为不利。东吴需要拥立一个年长的人继位,才能威固局面。
于是,孙休的儿子就没能继位。皇位传给了孙休三哥孙和的长子孙皓。
孙皓其人,大家应该多少都有一定了解。三国时期的著名暴君。
他上台后,先假模假样装了三个月贤君。
然后,他就本性暴露了。先是诛杀了丞相濮阳兴、左将军张布、孙休的老婆朱皇后以及孙休的几个儿子。后来又广选美女,滥用民力,建设后宫。把吴国搞得是乌烟瘴气。
魏国上下知道孙皓的所作所为后,很高兴。
本来按照司马昭的计划,灭蜀汉后,以三年时间准备,再灭东吴。
三年之后,因巴蜀顺流之势,水陆并进,此灭虞定虢,吞韩并魏之势也——《晋书·帝纪第二》
但不想,计划还在筹备中,司马昭就死了。
而他这一死,曹魏方面也乱了。
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,当时虚岁三十。按说年纪也不小,但很可惜,司马氏整个代魏建晋的过程,跟他没有一点关系。他几乎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出征或地方镇守的经历。完全就是命好,会投胎而已。
像他这样的人,根本没有压制权臣的威严。
弄得不好,他被权臣推翻,也不是不可能。
当然,司马炎也不是傻子。威严不够,利益来凑。这个道理,他还是懂的。
所以,我们就看到了这一幕:想当年,曹操死了,曹丕足足憋了九个月,才篡汉建魏。
而现如今,司马昭死了,司马炎连半年时间都等不起。仅仅三个月,他就篡魏建晋了。
也就是说,司马昭一死,司马炎就把他爸的丧事给办了。一切礼仪都按最基本的来,压缩时间成本。从给司马昭办丧,到司马炎自己继位称帝,中间只用了三个月。
这个速度搁在礼仪繁琐的古代,堪称光速。
办丧,篡国,称帝这套流程走完后。下面就要开始办正事了——大封群臣。
其实这才是关键。
司马炎称不称帝,其实不重要。拥护他的大臣最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得到封赏。司马炎火急火燎称帝,说白了,也不过是为了更方便,更有效率的大封群臣,讨好大士族,靠大封大赏笼络人心而已。
公元266年三月,大封大赏正式开始。
首先是功臣集团受封。
太原王氏出身的王沈。
河东裴氏出身的裴秀。
颍川荀氏出身的荀勖。
泰山羊氏出身的羊祜。
平阳贾氏出身的贾充。
凭借家族实力和个人能力(会站队),跻身为西晋建国后,第一套领导班子的成员。
另外,其它功臣家族也都有封赏。
封完功臣,司马炎又开始封宗室。
司马氏是如何上位的,司马炎很清楚。他为了避免类似高平陵政变的事件再度发生,一口气封了27个王。
这堪称中国史上,最大手笔的开国封王。
值得一提的是。司马炎不仅封自己的胞兄弟为王,他还封叔伯兄弟,堂兄弟为王。
其中。他大爷爷司马朗(司马懿大哥)家里封了三位王爷;三大爷司马孚家里,封了七个王爷;四大爷司马馗家里封三王;五大爷司马询一支封一王;六大爷司马进一支封两王;七大爷司马通一支封两王。
其余还有九个名额,他分别给了自己的六个亲叔叔和三个弟弟。
可以说,司马炎为了封王,是把他们家族谱都抬出来了,一切能封的人,他都封。
血缘什么的,不是主要考虑因素。一切只为扩大司马家族在全国的影响力,抑制大士族在朝中的影响力而服务。
我们知道,封功臣,封王爷,这都是需要花时间的。谁封得多,谁封得少,这都是需要一番博弈的。没个一年半载,根本搞不完。
因此,这就导致西晋建国后,没有按照司马昭的预定计划,去讨伐东吴。而东吴方面则获得了缓冲期。
你西晋不来打我,那我就要打你了。
公元267年,孙皓在控制朝政后,指派自己的心腹近臣万彧出镇巴丘,为北伐做准备。
第二年,孙皓正式向西晋发难。他亲率大军屯驻安徽含山,在前线督战。同时又令驻守荆州的吴军兵分多路,分别攻打襄阳、交阯等多个战略要地。
应该说,东吴这一次是有充分准备的。
但很可惜,吴军多路出击,最终全部以惨败收场。没有收复、拿下一块地盘,反倒还弄丢了现在的广西中南部。损失不可谓不惨。
公元269年,孙皓为报上年的一箭之仇,再次主动出击
这一次,吴军还是一南一北,分兵两路。北线的吴军为佯攻,南线的吴军才是主力,以海陆并进方式,志在收复交趾。
不过。吴军最终还是惨败。没有收复、拿下一块地盘。
东吴屡屡来攻,西晋朝内的主战派很愤怒。
司马炎也很愤怒,他是主张灭吴的。因为一山不容二虎,他不能容忍孙皓在南面称帝。
另外前面也说了。作为开国皇帝,司马炎的威严是极低的。可以说,他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里,威严最低的一位。
而灭吴,正好可以提升他的威严。
因此,当东吴的两次北伐被打退后,司马炎便召开了廷议,讨论灭吴一事。
按他的预想,这种开疆扩土的事,大家都有利益可图,反对者应该不多吧?
可结果,却是却让他大感失望。
当时,以贾充为代表的老油条们认为,如果攻灭吴,司马炎的威信必然上涨,其皇权必然会进一步巩固。这对他们而言,非常的不利。而且在灭吴过程中,肯定会有一些新人凭借军功上位,获得封赏,继而从他们这些老油条手里分割利益蛋糕。搞不好,他们这些老士族在新贵面前,还得靠边站。
故而,出于对自己利益的维护,西晋朝堂上的老牌士族们,便集体反对攻打灭吴。
当然,士族们不会把自己真心话说出来。他们扯的理由很正当,可谓是五花八门。
比如,我朝新立,军事、经济实力有限,目前还不宜大量兴建战船。
再比如,江东人善长水战,而我朝的水军还没有组建成功,目前不宜攻吴。
又比如,自汉末以来,北方政权或者蜀地政权对江东的战争,都没有取得过大胜,往往都是得不偿失。连曹操、刘备这种一世枭雄都拿东吴无可奈何,我们去攻,八成也是无功而返。
可以说,一切不利于伐吴的因素,都被贾充这帮老油条给扒了出来。司马炎被他们七嘴八舌说得是云里雾里,放弃了攻吴的计划。
当然,当时晋朝内部也不是没有主战派。诸如张华、羊祜、杜预、王濬等人,就都坚决主张灭掉东吴,不留后患。只是这些人当时没有话语权,难以撼动贾充这帮主和派在朝内的影响力。
公元271年,当晋朝内部还在吵架时,东吴又有动作了。
当年四月,吴军偷袭交趾,时隔八年,终于收复了交趾。
孙皓听说后,很高兴。过了几个月,一个叫刁玄的人伪造谶文说:“黄色的旗帜、紫色的车盖,出现于东南方,最终得天下者,是荆、扬之地的君主。”
孙皓一听,更高兴了。然后,头脑发热,他就想御驾亲征。
当时所以东吴大臣都劝他别轻举妄动。但孙皓就是不听。他把太后、皇后以及后宫几千佳丽全部带上,大摇大摆的北伐。
可结果还在路上时,他就碰上大雪。吴军准备不充分,冻死一大片。士兵们气愤,扬言如果遇到晋兵,就当场集体倒弋。
孙皓听到这些话,担心士兵真的哗变,就灰溜溜的撤军了。
事后,司马炎很恼火。我不打你,可你孙皓三番五次来打我。真是气死了。发誓要南征灭了东吴。
贾充那帮人见司马炎要南征,就又跳出来唱反调。说的还是那些陈词烂掉。
巧的是,当时恰好鲜卑人在西北造反,调去镇压的晋军打不过,那边缺一个朝廷大员主持大局。司马炎就顺势把贾充踢了过去。
贾充临走前,忧心忡忡,说自己这次要是去了又回不来,贾氏可就要靠边站了。
荀勖听了贾充的话,觉得很可笑。就笑着跟他说:亏你还是一国之相。这种事情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呢?你的大女儿嫁给了齐王司马攸,他可是皇帝的眼中钉(司马攸是司马炎的同母弟弟,又是司马师养子,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司马炎的帝位)。你现状应该跟皇帝联姻!把你未出嫁的女儿嫁给太子。现在马上就操办婚事,皇帝念在你是亲家,还能派你到西北去主政?
贾充觉得言之有理,就跟司马炎提亲。
司马炎也很想跟贾充联姻。于是,贾充的丑女儿贾南风,就这么幸运得嫁给了司马炎的蠢儿子司马衷,成为太子妃。
公元272年,贾充一党暂时不捣乱了,司马炎随即就开始筹划南征。
当年九月,正当司马炎还在筹划中时,吴国的西陵守将步阐突然叛吴降晋。司马炎觉得这是个机会,便命令荆州刺史杨肇,车骑将军羊祜等,统率八万晋军增援。
其实这一战,对晋朝非常有利,东吴方面完全是手足无措。但让人没想到的是,三万吴军在陆抗的率领下,居然打赢逆风仗,不仅收复西陵,还歼灭了几万晋军。
给你机会不中用。此一役后,晋朝内部主和派的声音再次占了上风。
司马炎一看,不好再提南征,只得一面调兵征讨西北的鲜卑叛军。一面做出调整,重新分配晋廷内部的利益关系。
比如打压贾充,打压司马攸,提拔外戚杨氏进入权力中枢,制衡老牌士族。借此巩固他的傻儿子司马衷的太子位。
在这期间,孙皓四次北伐。司马炎都指示南线不要理会,守住防线即可,不可反击。
这一防御政策一直执行到公元279年。
公元279年,西晋在付出三位刺史,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代价下,终于打败和归化了秃发树机能、匈奴拔亦虚、独雍等西北叛军首领,解决了西北问题。
同时在内部,贾充那帮主和派靠边站了。以张华、杜预、王濬为代表的主战派抬头。他们反复劝司马炎南征。
司马炎被说动了心,便在时隔七年后,再次开始筹备灭吴。
贾充、荀勖等人,此时虽然靠边站了,但还是跳出来,继续跟司马炎争辩。结果把司马炎惹毛了。最终司马炎以暴怒的形式表明表态,誓要伐吴,禁了主和派的言。
“贾充、荀勖、冯固争之,帝大怒,充免冠谢罪”。
这一年的十一月,晋军南下,在朝内撕了近十五年的南征计划,终于启动。
晋军出征后,司马炎为了恶心贾充,抬高外戚杨氏,便让贾充担任晋军挂名总司令,杨氏的杨济担任挂名副总司令。
司马炎之所以这么安排。一方面,如果晋军打赢了,正好可以羞辱贾充。你老小子反对了十几年,说东吴不好打。现在怎么样?还不是拿下来了。我看你有没有脸!
而贾充作为挂名总司令,前线打赢了,他也有一份功劳。他也不好有什么意见。
至于说打输了,贾充是总司令,他正好可以背这个黑锅,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。
更重要的是,打输了,身为副总司令的杨济没什么责任。责任都在总司令贾充。而如果打赢了,杨家也能跟着分享战功,扩大影响力,继而在朝中制衡老牌士族。
所以,当时的贾充完全被司马炎耍了。无论前线打成什么样,都注定都会没脸没皮。
不过,司马炎还是小看了贾充的脸皮厚度。
他一前线,就唱衰晋军。只要看到晋军攻击受挫,就上折子给司马炎,说吴军难打,晋军根本就打不动。恳请司马炎杀了主战派老大张华以谢天下。
为了配合贾充表演,朝内的主和派也是纷纷上书,各种“别打啦”、“罢兵吧”、不能冒进啊”言论充斥着朝廷。逼得主战派们站出来与他们当场对撕。
司马炎看到主和派的态度,感到好笑。他表示伐吴是自己的态度,谁都不准再说话。不然就自己辞官滚蛋。
主和派不敢再说什么。暂时禁言。之后,晋军完成了对吴军的分割包围,拿下荆州。
但当晋军拿下荆州后,贾充又开始作妖。
他上书说:天气逐渐转暖,眼瞅着就快到夏天了,我现在在南方,都快热死了。江淮湿气素来很大。我们不能再进军了,不然肯定会闹出传染病。所以我建议还是先打住吧。
充遣使表曰:吴未可悉定,方夏,江淮下湿,疾疫必起,宜召诸军,以为后图。
同时,朝里的荀勖也带头呼应,在灭吴大局已定的情况下,还要动摇司马炎的决心。
这一举动把主战派气的要死。前线带兵的杜预一连几封急书,说灭吴就在眼前,请皇帝千万别听那帮混蛋的谗言。
好在司马炎不为所动,坚决支持。晋军赶在夏季到来之前,解决了战斗。
关于这一战,过程就不说了。晋军基本是势如破竹,从出兵到灭吴,只用了六个月。相较于之前灭蜀汉(三个月),多花了一倍时间。但也算是很快了。
回看蜀汉灭亡后,东吴单独面对曹魏、西晋的十几年历史。不难发现,其实西晋灭吴的难度并不大。
尤其是孙皓独揽朝政时期,东吴内部是乌烟瘴气,能人几乎没有,数来数去,就一个陆抗还有点本事。而他还早早的就病死了。
陆抗死后,东吴根本是一个能人都没有。吴军不堪一击。
当时的情况,用西晋大将王濬的话说,这正是灭吴的好时机。如果孙皓死了,东吴再立个正常人,我们再想拿下来,可就难了。
所以,吴国能在蜀汉灭亡后,又多撑了十几年时间,并不是孙皓有多厉害。关键是西晋内部党争不断。从开国就开始党争,有志者想干点正经事儿,是真的难。
曹丕为什么毒死汉献帝?
曹丕为什么毒死汉献帝?
首先,曹丕只是逼迫刘协禅位,并没有加害于他,山阳公虽然历经坎坷,九岁即皇帝位,先后被董卓和曹操捏在手里,充当傀儡皇帝。
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汉献帝总能让我联想到诸葛亮,两个看似没有任何交集的人,却又莫大的关联,回答完题主的问题,再聊一聊诸葛亮和刘协的缘分。
220年,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,曹丕继位之后,不禁脱口而出地说了一句:“舜禹受禅,我今方知”。
意思很明显,他认为尧、舜、禹之间的禅让制跟他的情况是一样的。
从这句话可以看出,曹丕同样很在乎禅位的说法,虽然是强迫但也需要包装,要体现出禅位的正统。
而且曹丕对汉献帝也算优待,允许他祭祀祖先,而且不用称臣。
所以曹丕并没有毒死汉献帝。
一说汉献帝最容易想到谁,董卓?曹操?刘备?貌似与他交集比较多的也就这几个人。
但汉献帝其实跟诸葛亮很有缘。二人岁数一样大,而且是同年生、同年死,是不是很有缘分。两人都是181年生,234年死。
看《三国演义》总感觉二人的年纪应该相差很多,刘协出场的时候,诸葛亮根本没人认识,那时候的诸葛亮同样也是个孩子。
当诸葛亮北伐的时候,刘协又跑去做山阳公去了,再加上电视剧中演员扮相的差距,就让人有了二人不是一个时代的错觉。
有什么穿越到古代当皇帝的小说吗?
穿越类的小说很少写直接当皇帝的,一般是穿越成奴隶、平民、世家子弟、官员等等,然后一路逆袭,最终称王称霸,这样读起来才有带感,推荐你看《全球三国》,穿越类的爽文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