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袁氏再起,如果刘备让魏延守荆州?
我是萨沙,我来回答。
谁来也没用,荆州守不住是因为蜀汉缺少实力。
荆州是所谓四战之地,处于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下。
在蜀汉将主力拉到四川,留在荆州的兵力太弱,这才是关键原因。
三国演义欺骗了你:关云长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?
本文作者为珀尔修斯之弓,主编为萨沙,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
关羽,字云长,河东解良人,被后世尊为武圣人,节义无双,人称关公而不名。
在小说家笔下,更是忠勇无敌,温酒斩华雄,白马坡斩颜良诛文丑,过五关斩六将,水淹七军。最终大意失荆州,败走麦城,父子归天。《三国演义》到底是小说,历史上的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?
答案是否定的。赤壁之战后,刘备占据荆州江南四郡,又从东吴那里借来了南郡,实力从赤壁之战前的不到两万残兵败将发展到了六万多精兵强将。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统领驻守各郡,可谓兵强马壮。
建安十六年,刘备率领数万军队入西川,和刘璋翻脸后又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入川,留关羽守荆州。此时关羽手下再无能独当一面的大将,兵力也只剩下约两万人,驻守在南北一千华里,东西五百华里的荆州地区。所以除了直面曹魏的南郡由关云长亲自驻守之外,其余各郡并没有很强的守御力量。
事实历史上是孙权在得知刘备取得益州后,就要求归还荆州。被刘备耍赖拒绝后,孙权直接派官员去接收荆州南部的三郡,结果被关羽全部赶走。孙权大怒之下,直接派吕蒙攻取三郡。
刘备知道消息后,率领五万大军出西川下公安,派关羽率领三万军队在长沙西北的益阳和鲁肃吕蒙率领的吴军对峙,企图夺回南部三郡。后因曹操出兵汉中,刘备不得不和东吴划湘江为界,把长沙桂阳划归东吴。关羽已经失去了一半荆州!这可是一点大意都没有,纯属实力差距使然。
刘备回西川后,关羽的辖地少了一半,只有湘江以西三郡。此时刘备孙权重新结盟,双方依旧各自提防对方。
建安二十四年,刘备称汉中王,关羽率军前往襄阳攻打曹仁,适逢大雨,汉江倒灌,水淹七军,关羽擒于禁,杀庞德,包围樊城,威震华夏。大家注意关羽刮骨疗毒,是出兵攻打襄樊之前的事,中箭时间更早。
刮骨的原因是箭伤痊愈后,遇到阴雨天骨头会疼。当时的医生既没有x光机,也没看到过当年的箭是什么样的,就这样断言箭簇有毒。于是就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,施行手术,割开了皮肉看骨头。关羽并不是如小说上和马良下棋,而只是吃烤肉饮酒,谈笑自若。
吕蒙偷袭荆州,小说里提到了吕蒙装病,诱使关羽把驻守在南郡和公安防备东吴的预备队调往襄阳前线。
这是符合历史的。后面只强调了东吴士兵穿平民衣服,冒充商贾偷袭关羽设置的烽火台岗哨。和关羽有隙的公安傅士仁和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吕蒙,断了关羽的后路。
有朋友就会问,为什么西川刘备不派人东下救助关羽呢?那是因为小说里没有提到,陆逊在吕蒙进占公安南郡的同时,已经率军占据了南郡西边的宜都郡的秭归夷道,驻扎在夷陵,封堵住了三峡出口防备蜀军东下。
关羽北有曹军,南有吕蒙,东有孙权,西有陆逊,手下兵卒又纷纷逃散。万般无奈之下,关羽只得退走当阳东南的麦城。东吴攻略荆州,是以“举国”之力进行的多路合围作战,配合北面曹军实现对在外作战的关羽的全面碾压,而不是仅仅靠白衣渡江。
小说最后提到,关羽派廖化去上庸郡向刘封孟达求援。上庸在今湖北省竹山县,和关羽所在的当阳麦城之间隔着可怕的神农架原始森林。
从麦城去上庸求救有两条路,一条是水路沿着汉水上溯到上庸。姑且不说逆水行舟的困难,这条水路首先要经过曹军重兵驻守的襄樊,压根就走不通。另一条路是从神农架东麓走五百华里山路,经过房陵县到上庸。
小弟实在不知道,廖化怎么在几天之内赶完这五百华里山路的?即便廖化一个跟头云飞刀了上庸,但刘封孟达也无可奈何。他们率军无论从水路还是山路,都不可能解救前往被曹魏东吴四面围困的当阳麦城。
关羽失荆州,真的不是大意所致,而是实实在在的实力悬殊。割让湘江以东荆州后,刘备又要对汉中用兵,可能不再重视荆州。
如果能够在关羽出征襄阳时,派出一员如张飞赵云这样级别的将领,率领一万军队来驻守南郡统筹防备东吴,结局可能有很大不同。
即使东吴三路进击,他们也许能保住南郡根本。关羽也不至于陷入四面包围的绝境,最终败死。
为何有人说董卓不死便无三国?
董卓不死,便无三国,此语恐怕有点儿太玄乎了。纵观董卓一生,邪恶残忍过剩,权倾朝野,独断专行,就是不被刺杀速死,也难成大事。
董卓字仲颍,陇西临洮(今甘肃岷县)人,生长在西凉,年轻时爱行侠仗义,好结交羌人;成年后,在陇西郡府担任负责地方治安的官吏。当时匈奴人经常骚扰边境,劫掠百姓,凉州刺史成就征辟董卓为从事,领兵大破匈奴,斩获千计。并州刺史段颍将董卓推荐到公府。董卓有才武,膂力无人可比,尤擅长佩带两副箭囊,骑马飞驰左右射击。汉桓帝末年,董卓以六郡良家子被推荐担任羽林郎,跟随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讨伐羌胡,粗猛有谋,力战建功,拜郎中,历任广武县令、蜀郡北部都尉、西域戊己校尉,因犯事免职。不久被司徒袁隗征辟拜为并州刺史、河东太守,因数讨羌胡有功,迁任中郎将。黄巾起义,董卓奉命征讨,战败被治罪免职。不久凉州爆发韩遂、边章等人以“讨伐宦官”为名的叛乱,进犯三辅,朝廷重新起用董卓,跟随车骑将军皇甫嵩、张温等平叛有功,拜破虏将军、斄乡侯,食邑一千户。汉灵帝重病,诏封董卓为并州牧,命其将下属军队转交皇甫嵩节制,董卓受命但不肯交出军队,灵帝下诏责备,董卓带五千人向并州出发,到河东郡停滞不前,以观察洛阳局势。汉灵帝中平六年(189年),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,进京讨伐十常侍。遇到京中动乱,何进被杀,宦官挟天子出逃,董卓在北芒山立下救驾大功,率军入洛阳,开始掌控朝政。不久又招吕布,杀丁原,收丁原部、何进部和何苗部为己所控,这样洛阳附近军权尽归董卓,实力大增。遂肆无忌惮,废杀汉少帝和何太后,拥立汉献帝,出任太师,专断朝政,迁都长安,威震天下。汉献帝初平元年(190年),受到袁绍等组成的关东联军讨伐,在洛阳被孙坚军击败,退守长安,自封相国,册封郿侯,广布亲信,挟天子以令天下。初平三年,司徒王允用反间计,董卓为吕布所杀。
那么董卓不死真的便无三国吗?其实不然。董卓擅自废立,独专朝政,不得人心。中平六年,董卓率军在北芒山救驾,十四岁的汉少帝刘辫看到董卓军,吓得大哭。董卓进入迎驾队伍,拜见刘辫,询问事变经过,刘辫语无伦次,而陈留王刘协却能表述清楚。董卓又探知刘协为董太后养大,董太后与自己又为同宗,这时内心已有废立之心。进入洛阳,董卓掌控大局后,就着手废立事宜,与袁绍商议,袁绍不同意,说:“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的意见。”董卓大怒:“竖子!天下事岂不决我?我今为之,谁敢不从?尔谓董卓刀不利乎!”袁绍反讥道:“天下健者,岂唯董公?”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。因袁家四世三公,威望甚高,更加太傅袁隗在朝,为袁绍的叔父,曾是董卓的伯乐,有提携引拔之恩,因此后来袁绍弃官出逃至冀州,董卓不但没有诏告天下捉拿,反而又表封袁绍为渤海太守。董卓找袁隗商议,袁隗同意。于是董卓召集朝会,以霍光自比,提出废立之事,满朝文武,俱畏惧董卓淫威,不敢反对,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,董卓欲杀卢植,被蔡邕劝阻。卢植只好弃官逃亡。就这样,汉少帝刘辫被废为弘农王,陈留王刘协被扶上帝位。紧接着董卓又数何太后害死董太皇太后的罪状,将其罢免,未过两天将其毒杀,又不准朝廷举办丧礼。不久因东郡太守桥瑁以伪造的三公文书,散发到各地州郡,陈述董卓罪恶,呼吁各地起兵反董,恢复刘辫的帝位。董卓就使弘农王郎中令李儒鸠杀刘辫,以绝反董联军的政治企图。因反董联军共推袁绍、袁术为盟主,讨伐董卓,董卓就丝毫不顾提携之恩,将太傅袁隗、太仆袁基二百余口灭族。董卓掌控朝政后,还自拜相国,封郿侯,有“入朝不趋,剑履上殿”的特权。事隔一年,董卓强制汉帝迁都长安后,自镇洛阳,又强制朝廷封自己为太师,位在各刘姓王之上。董卓的种种独断专行,倒行逆施,不仅激起了关东各州郡的反对,也让在朝心怀忠贞的朝臣不满。董卓残暴不仁。董卓率兵进入洛阳,仗着军威权势,使人擅自开启汉灵帝陵墓,盗取宝物;还纵兵在洛阳城内劫掠富户,搜刮财物,奸淫妇女。董卓生性残忍,好以刑法立威。侍御史拜见他时忘了解除佩剑,董卓就借题发挥,下令将其活活打死;又指使人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杀害,将何苗的遗体从墓中挖出肢解后扔在园林中。董卓因厌恶大司农的儿子,就派兵在洛阳城外劫杀了他。董卓强迫迁都,就动用军队驱赶洛阳居民,导致大批百姓丧命。他指使放火焚烧洛阳宫殿、官府、民宅,趁机搜刮财物,挖掘帝王、公卿大臣陵墓盗取珍宝。董卓在洛阳甚至还奸淫公主、宫女。他还派军队袭击颍川郡阳城县,将正在举办“二月社”的百姓屠杀殆尽,对外却宣称剿灭叛贼得胜归来,把劫掠来的女人分给士兵。一次董卓要去他的老家郿坞,公卿大臣都到长安城横门外为其送行,董卓设宴款待众人,却在宴席上突然将数百名诱降来的北地郡叛军士兵和百姓进行虐杀,或割舌,或斩手足,或凿双目,或投放到大锅里烹煮。那些受刑未死之人,在宴席桌下挣扎哀号。文武百官无不吓得浑身发抖,恐惧得连勺子、筷子也拿不住了。而董卓则在那里又吃又喝,谈笑自若,自享其乐。在董卓专权不长的时间里,以严酷的法令和残忍的刑罚,制造了大量冤案,枉死者达数千人。百姓怨气沸腾,在道路上却不敢诉说,只能以目相示。董卓还将宫中的铜人和悬挂钟盤的铜器都打坏,改变自汉武帝以来数百年间流通的五株钱制度,另铸五分小钱,上面没有花纹和文字,粗糙不堪,流通市场。结果造成钱币贬值,物价飞涨,一斛谷竟卖数十万钱,从此商业凋敝,民不聊生。故度辽将军皇甫规去世有年,有皇甫规继妻寡妇孤儿还居安定原籍。继妻颇有才名,工草书,善属文,又天生丽质,历久未衰。董卓得知后,艳羡异常,带上厚礼往聘继妻。继妻毅然拒绝,不愿就聘。董卓不肯罢休,再三催逼,先许重利,继迫淫威。规继妻自知难免,索性毁容易服,自己来到董卓府门,长跪陈情,言词凄切。董卓出门观看,虽黯淡无光,仍然姿容未减,就开言劝解,说出许多好处。偏规继妻不肯从命,只是峻颜相拒,不由惹怒董卓,令左右拔刀围住,强逼就范。规继妻破口大骂,董卓大怒,让左右揪住规继妻发髻,系在车上,横加鞭挞。规继妻怒语道:“再重点儿,快点打死我吧!”不一会儿规继妻气绝,被弃尸野外。董卓睚眦必报。早在汉灵帝中平二年,朝廷拜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,接管三辅军区事务,以镇压凉州韩遂、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的叛乱。董卓当时以破虏将军,在张温帐下效命。一次张温召见董卓,董卓姗姗来迟,张温怪罪董卓,董卓还言语冒犯。张温参军孙坚见状,劝张温趁机杀董卓以立威,张温不许。若干年后,董卓已是独霸朝纲,太史望气,报告说不久会有大臣被杀。董卓害怕预言会应验到自己身上,就想起当年张温曾与自己不和,就指使他人诬陷张温与袁术勾结,将张温抓到长安集市上活活鞭死。董卓初入洛阳,亲近大臣周毖、伍琼等人,将他们作为幕僚。董卓根据周毖、伍琼的建议,相继提拔韩馥、刘岱、孔伷、孔融、应邵、张邈等名士到州郡出任太守等职。没过两年,山东反董联军兴起,而周毖、伍琼以前举荐的韩馥、刘岱等人,差不多都参加了反董联军。董卓很是气愤,就以周毖、伍琼举人不明为由,将二人杀害。早在中平五年(188年),凉州叛军又一次攻入右扶风,围攻陈仓县城。十一月,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为正,董卓为前将军为副,各领两万人救援陈仓。董卓建议急速进军,皇甫嵩则认为陈仓城防备坚固,叛军无法攻克,朝廷军只要按兵不动,以逸待劳即可取得全胜。于是不听董卓建议。第二年二月,叛军果然围攻陈仓县城八十余日不克,疲惫而退。皇甫嵩下令追击,董卓劝阻,认为穷寇勿追,归众勿迫。皇甫嵩则认为叛军已是丧失斗志的疲师,而不是归众和穷寇。就让董卓殿后,自己率军追击,连战连捷,斩首万余级,叛军首领王国逃走后不久病死,平叛取得胜利。董卓却因此很忌恨皇甫嵩。汉灵帝重病,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,其下军队转交给皇甫嵩。董卓接受任命,但不愿交出军队,上书辩解。有人劝说皇甫嵩趁机除掉董卓,皇甫嵩不从,只将董卓不肯交出兵权的事上奏朝廷。于是灵帝下诏切责董卓,董卓对皇甫嵩更加怨恨。等到董卓入朝主政后,山东讨董联军兴起,董卓担心据守长安的京兆尹盖勋和左将军皇甫嵩响应反董联军,就将他们二人征入洛阳。皇甫嵩到任后,董卓心衔旧怨,就指使人陷害皇甫嵩入狱,欲致其于死地。幸好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与董卓关系好,于是亲自求见董卓,替父求情,董卓方答应释放皇甫嵩。初平二年(191年)四月,董卓入长安,入城时,故意命令已为御史中丞的皇甫嵩跪拜迎接,以达其羞辱的目的。当董卓看到皇甫嵩拜谒车前时,禁不住志得气骄,高呼皇甫嵩表字道:“义真可服我否?”皇甫嵩惭谢道:“凡夫肉眼,但顾目前,不图明公竟得至此!”董卓捻着胡须道:“鸿鹄本有远志,燕雀怎能知晓?”皇甫嵩答道:“嵩与明公皆为鸿鹄,只明公今日变成凤凰,怪不得鸿鹄落后呢?”董卓对皇甫嵩一笑,旧怨总算得释。
董卓刚入洛阳时,虽擅自废立汉帝,还能选推名士,有所节制。但没过一年,就原形毕露,独霸朝纲,广植亲信,杀伐随意,严法酷刑,残暴不仁,只搞得民怨沸腾,天下激愤。正所谓多行不义,必自毙。董卓的专权独断,倒行逆施,残暴不仁,天怒人怨,结仇甚多,又不知收敛,相信不久董卓就有篡汉自立之心。到那时,即使王允杀不了,还会有其他忠良之士接继刺杀;与此同时,山东豪杰反董风浪会一浪高过一浪,董卓无论如何也长久不了。因此,董卓不死便无三国,真是太高看董卓了。
孙权是否负责?
俗话说:国之灭,必有内斗。吴国被灭亡就属于这种情况,那么到底是谁导致了吴国被灭?孙权有责任吗?我觉得是有的。为什么呢?
吴国是三国中坚持时间最长的,蜀国于公元263年被邓艾所灭,魏国于公元266年被晋所替代,而吴国则坚持到了公元280年被西晋王濬所灭。吴国能坚持这么久,孙权的功劳最大,但同时吴国的灭亡也跟孙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吴国灭亡的过程犹如多骨诺米牌的倒下,而起点则是孙权引起的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孙权晚年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,那就是与大臣争斗。一般英明的君主都喜欢平衡两派大臣的争斗,从而达到朝局平衡的目的。孙权晚年不这样,他选择了与所有大臣对抗。为什么这样讲呢?
孙权立大儿子孙登为太子,但是却不立皇后。究其原因是因为孙权想立美貌且不嫉的步练师为皇后,但太子孙登之母为徐夫人(养母),因此众大臣上奏应该立徐夫人为皇后。孙权就此与大臣们展开拖延战,整整十年使皇后之位空缺。
后来,步练师和太子孙登都相继死去,孙权于是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(二儿子孙虑早死),但是仍然没有立皇后。不但如此,皇子们渐渐长大,孙权也没有立这些皇子为藩王的打算。于是孙权与大臣们之间再起争执。
经过大臣们的不懈努力,孙权终于封第四子孙霸为鲁王,礼仪、规格和太子一样,这又引起了大臣们的反抗。于是围绕太子和藩王是否应该一样展开讨论,最后孙霸另立府邸,和太子区别对待。
孙霸因此怨恨太子孙和以及太子党的大臣们,孙霸联合全公主一起陷害太子孙和。大臣们也参与到了两宫争斗之中,纷纷选择一方作为政治赌注。孙权看到两宫争斗愈演愈烈,于是大怒,罢免及处死了一些参与争斗的大臣,将太子孙和废黜,鲁王孙霸处死。
接下来孙权的表现更让人摸不着头脑,按照顺序应该是第五子孙奋当太子,然而孙权却直接封最小的儿子(第七子)孙亮为太子,当年孙亮年仅7岁,两年后孙权病逝,孙亮继承为帝,年仅9岁,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,更大的隐患是孙权为孙亮选的托孤大臣为诸葛恪和孙峻,为什么这样讲呢?
一般情况下的托孤,为了相互克制,会选择一文一武、一亲一疏来辅佐将来的帝王,一亲一疏这个条件孙权考虑到了,孙俊为孙氏家族成员,算是亲。一疏为诸葛恪,外来之臣。但是一文一武这一条却没有做到,诸葛恪和孙峻皆为武将,算是两武,于是巨大的隐患被孙权埋下,他死后不久便出事了,多骨诺米牌的倒下正式开启。
诸葛恪在东兴大捷后骄傲自大,举重兵征讨曹魏,没有想到大败而归。自此之后,诸葛恪逐渐变得猜忌和多疑,对诋毁自己的人大加残害。于是孙峻联合皇帝孙亮设宴暗杀了诸葛恪。诸葛恪死后孙峻独权,孙峻又变得和诸葛恪一样,祸乱朝纲,残害大臣。
孙峻死后,将大权交给堂弟孙綝。此时孙亮已经长大,开始亲政。但是大权却掌握在孙綝手中,于是大臣们纷纷上奏弹劾孙綝,要求罢免孙綝。孙綝设计打击对自己不满的大臣,同时开始谋划废黜孙亮。
公元258年,孙綝强行废黜孙亮为会稽王,改立孙权第六子(孙亮的哥哥)琅琊王孙休为帝。孙休为了稳住孙綝,加封孙綝为丞相大将军兼领荆州牧,并给他所有的亲室都封了高官。后孙休用张布和丁奉之计,在腊祭之日设宴款待腊孙綝,在宴会之中斩杀了孙綝,再次上演当年孙亮宴会暗杀诸葛恪一幕。
孙休为帝后,吴国度过为期7年的安稳时期,没有想到孙休如同当年的曹丕一样,是个短命的皇帝。公元264年,孙休暴毙,年仅30岁。孙休临终前将太子托付给丞相濮阳兴,然而这个太子当年只有十岁。为了稳固江东基业,丞相濮阳兴和太后商量改立二十三岁的孙皓为皇帝。
孙皓是孙权第三子孙和(废太子)的儿子,多骨诺米牌进行到孙皓这一张算是最后一张了,虽然孙皓理政初期有不错的表现,但是很快他就露出了自己的本性。那就是残忍、弑杀。吴国在他的暴政下,人人自危,朝不保夕。于是西晋在司马炎当政时期,由羊沽规划,杜预领兵,六路大军伐吴,终于由王濬攻迫降金陵城,东吴灭亡。
其实总体来说东吴后期的朝政并不复杂,主基调是臣强主弱,臣废君,君杀臣。孙亮杀诸葛恪,孙綝废孙亮。孙休杀孙綝,濮阳兴废孙休之子。最后孙皓自误,吴国灭亡。这一系列多骨诺米牌的倒下,终其原因就是从孙权突然立孙亮为太子开始的。
孙权立孙亮为太子,直接造成了主弱臣强的尴尬局面,而且孙亮被两位虎将所辅佐,哪一个都很强势,因此,从那时起,东吴的政局就开始陷入极其不稳定的局面,接下来的种种动乱皆由此而来,你难道能说孙权没有责任?
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,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,谢谢!
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,谢谢!
为何有人说隋唐文帝炀帝高祖太宗四代帝王都誓死要灭了他?
高句丽的历史很复杂,本文的高句丽是指高氏高句丽,与918年建立的王氏高句丽不是一回事,除了名称相同,没有任何继承关系。
限于篇幅,本文简略地给大家梳理一下高句丽的历史,以及它与汉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。
高句丽王朝的起源秦汉以前,东北大地上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部落,比如秽貊、沃沮、扶余等。大约在刘邦建国前后,扶余族出现了一个牛人,叫东明,他建立了扶余国,并统一了包括辽宁、吉林和朝鲜等地。
西汉末年,扶余族又兴起了一个分支,首领叫高朱蒙,有专家考证说,高朱蒙就是扶余王室后裔。高朱蒙的势力强大后,就开始不安分,他于公元前37年,在今天的辽宁新宾县成立了高句丽王国,与扶余国分庭抗礼。
经过几百年的长期战争,在公元494年,高句丽终于灭了扶余国。
高句丽与汉民族政权的矛盾高句丽与汉民族政权的矛盾,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:它威胁到了汉政权的安全。
扶余国时期,一直对汉政权臣服。公元前108年,汉武帝在东北设立了汉四郡,其中玄菟郡就负责对扶余国的管理。
高句丽建立之初,为了集中力量打击扶余,采取了臣服汉政权的策略。东汉末年,中原大乱,根本无暇估计东北,高句丽乘势坐大。公元244年,高句丽入侵辽东,拉开了它们与汉政权冲突的帷幕。
西晋末年,中原迈入南北朝三百年的混战史,高句丽获得了自由发展的“国际空间”。永嘉五年(311年)高句丽袭取辽东西安平;永嘉七年(313年)高句丽入侵乐浪郡,虏获男女二千余口;建兴二年(314年)它们又南侵带方郡,占领朝鲜半岛北部。
公元404年,高句丽占领了玄菟、乐浪,使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纳入高句丽的版图。公元494年,高句丽灭扶余;公元551年起,高句丽南侵,企图消灭百济、新罗,统一朝鲜半岛。
至此,西汉在东北设立的汉四郡及辽东郡,全部落入高句丽之手。野心膨胀的高句丽再接再厉,不断向西边的汉地扩张。
开皇十七年(597年),高句丽第十九代王阳王高元,联合靺鞨突袭大隋辽西军事驻地。这件事成了汉政权,对高句丽展开大反攻的导火索。只是谁也没料到,这场拉锯战,整整持续了71年,横跨隋唐两朝。
高句丽与汉政权的百年战争史随着南北朝结束,中国又进入大一统的时期。由于南北朝时期的多民族融合,北方游牧民族对汉地的危害已经大大降低,而高句丽的咄咄逼人,成了隋唐地缘安全的心头之患。
1.隋文帝开皇东征
袭击辽西的第二年,隋文帝调动30万大军,从水路两路,分头夹击高句丽。
水路由周罗喉任水军总管,从东莱出海,目标直指高句丽国都平壤。不幸的是,隋军不熟悉海战,在大海上遇上了大风浪,战船倾覆殆尽。
陆路由汉王杨谅和上柱国王世积为主帅,大军刚走到山海关,就遇上了大麻烦。连绵不绝的大雨,把行军大路变成了沼泽,后勤补给车辆根本无法通行,导致前军粮草紧缺。还没抵达目的地,大军又染上瘟疫。
一仗没打,隋军水陆两路就损失了八九成兵力。无奈之下,隋文帝下令撤军,第一次东征,高句丽人一根毫毛都没伤着。
不过,高元惮于隋朝的反击姿态,宣布臣服于大隋,并给隋文帝上了一份降表,谦虚地自称“辽东粪土臣元”。
2.隋炀帝三征高句丽
大业六年,隋炀帝给高元下了一道圣旨:既然臣服了,赶紧来给我下跪行礼,来了一切好说,不来我就派人到你土地上巡视!高元哪敢来,他本就不想臣服,还给隋炀帝回了一封傲慢无礼的国书。隋炀帝一怒之下,发动了三征高句丽的惨烈战争。
①大业八年一征高句丽
这一次隋炀帝动用了113万大军,从涿郡集中出发。隋军因为指挥失误,导致战机贻误,渡过辽河的30万大军,仅仅2700人生还。水路来护儿4万人马,在平壤城下也遭遇灭顶之灾,也只有数千人生还。
②大业九年二征高句丽
一年后,隋炀帝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。大军刚到辽东,还没开打,隋炀帝就接到杨玄感造反的消息。
为了避免腹背受敌,隋炀帝下令秘密撤军,刚刚运达的大量战略物资,全部丢弃。高句丽反应过来后立刻追击,杀数千隋军殿后部队。
③大业十年三征高句丽
大业十年,隋炀帝不顾国内危机,再次亲征。在连续打击之下,高句丽也有点顶不住压力了,高元提出投降,并将杨玄感的同谋斛斯政,送交隋炀帝。隋炀帝得意忘形,同意高句丽投降,令大军撤退。
来护儿曾经劝隋炀帝,高句丽不是真心投降,不能撤军,可是隋炀帝不听。当大军撤回后,隋炀帝诏高元入朝,高元原形毕露——不去!恼羞成怒的隋炀帝,差点四征高句丽,可惜的是,国内叛乱不止,他再也无法组织起远征大军了。
客观讲,隋炀帝三征高句丽,是导致隋朝灭亡的推手。
3.唐太宗贞观东征
时间来到三十年后的贞观十七年,李世民在长安接见了新罗使者,使者向天可汗哭诉:我们想向您尽孝心,无奈被高句丽阻断道路,面临亡国之危,请天可汗做主。
于是李世民给高句丽末代王高藏,下了一道命令:停止对新罗的入侵!高藏仗着多次击败汉政权的巨大心理优势,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天可汗的命令。
贞观十九年,李世民令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,率4万大军从莱州出发,从海上进攻平壤。令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,率军六万大军出辽东,从陆路进攻高句丽。
这一次出征,唐军连战连捷,以死亡了两千人和八千匹马的代价,先后攻克玄菟、横山、盖牟、磨米、辽东、白岩、卑沙、麦谷、银山、后黄十座城,虏获辽、盖、岩三州户口7万人,并斩获敌首4万余,马匹、牛羊、铁甲无数。
比较遗憾的是,随着冬季的来临,唐军只能暂停军事行动,班师回朝,没有彻底消灭高句丽。不过,唐军并未就此罢休,而是采取了不断骚扰,破坏高句丽农业生产的策略。
贞观二十一年、二十二年,李勣率军突入高句丽,前后发动一百多次大小战斗。南边新罗,也趁火打劫,配合唐军行动。在持续打击下,高句丽风雨飘摇。
4.唐高宗灭高句丽
高宗年间,唐军又连年对高句丽用兵。
①永徽五年(654年)
高句丽与靺鞨联合,攻打契丹,唐朝松漠都督李窟哥在新城打败联军。
②永徽六年(655年)
高句丽与百济、靺鞨联兵入侵新罗,营州都督程名振,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,率军攻击高句丽。杀敌一千多人,焚烧了敌人的外城及村落。
③显庆三年(658年)
营州都督兼东夷都护程名振、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,攻打高句丽重镇赤烽,斩首四百余,捕虏百余人,又斩高句丽援军二千五百多人。
④显庆四年(659年)
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,在横山击破高句丽将领温沙门。
⑤显庆五年(660年)
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,率水陆十万军队,攻破高句丽的盟友百济。
⑥龙朔元年(661年)
契苾何力、苏定方、刘伯英、程名振,分兵夺路进攻高句丽。又令鸿胪卿萧嗣业,率领回纥等诸部兵增援。七月,苏定方在浿江击败高句丽,包围了平壤城。九月,契苾何力率军乘冰渡水,斩首高句丽军三万级,余部投降,守将泉男生孤身逃跑。
⑦龙朔二年(662年)
苏定方攻平壤失利,刘仁愿、刘仁轨率军攻克百济,打通了新罗运粮通道。
⑧龙朔三年(663年)
百济和倭国增援高句丽,刘仁轨在白江口四次击败倭军,焚烧倭船四百艘。百济王逃往高句丽,两位王子投降,百济彻底平定。
⑨麟德二年(665年)
岌岌可危的高句丽终于服软了,高藏派遣太子福男到长安“侍祠”。
⑩乾封二年(667年)
前一年,高句丽权臣“泉盖苏文”病逝,他的两个儿子泉男生、泉男建内讧,泉男生投降大唐。李勣以辽东道大总管身份,统领灭高句丽的总决战。当年唐军攻占二十余座城池,斩敌六万余。
⑪总章元年(668年)
薛仁贵攻破高句丽的扶余城,李勣又截杀泉男建的援军三万人。泉男建率领残部,龟缩于高句丽亡国的最后一座城池平壤,唐军乘势发动最后的围攻战。
九月十二日,高句丽人僧信诚悄悄开城投降,唐军攻破平壤,俘虏了泉男建和国王高藏。至此,历时700年高氏高句丽国正式从历史上抹去。
萧何与吕后密谋杀韩信?
萧何、韩信、张良被称为“汉初三杰”,他们有功于刘汉,为帝国基石,劳苦而功高。
楚汉战争中,萧何解决了兵源及粮草问题,为在前线打仗的刘邦及时充血;韩信完成了攻城略地的任务,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,围歼项羽于垓下;张良常伴刘邦左右,为其出谋献策,像灯塔一样给刘邦指明方向。
“夫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;镇国家、抚百姓、给饷馈、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;连百万之众,战必胜、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三者皆人杰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。”——《史记•高祖本纪》
对于刘邦来说,这三人很重要,缺一不可,如一条坚实的链条,发出力量,驱动车轮,促他完成大业。所以,所谓的“汉初三杰”是由刘邦衔接而成的。
但是“三杰”越是居功至伟,越是让刘邦忌惮。但他们的结局也不完全由刘邦决定,而是一半握在自己的手里,如果足够智慧,还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。
萧何经营关中,威望甚高,为了打消刘邦的狐疑,先是让子侄陪刘邦去打仗,后捐家产充军资,再后来用韩信的人头示忠,最后强买百姓土地自毁形象。
张良则摆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示刘邦,再说他本就一介书生,构建不起造反的力量,所以刘邦十万个放心。
韩信有率百万雄兵,攻必取,战必胜的本领,但他不知进退,让刘邦寝食难安,所以刘邦必然要剔除这块心病。
那么,“三杰”相互间的关系上又是怎么样的呢?公元前196年,萧何助吕后杀掉韩信,夷其三族。当时刘邦正在代、赵一带平定陈豨叛乱,所以并不知情,而吕后也没有请示刘邦,可见二人有默契在先。而在整个事件当中,萧何成了帮凶,张良作壁上观。这就是三个人之间关系的表现:献媚于人——孤立无援——冷莫视之。
所以,千万不要把“汉初三杰”理解为“桃园三结义”,因为萧张二人同韩信没有交情,所以决定了一人当刀,一人受戮,一人看戏。
也许有人会说,萧何是韩信的伯乐,对韩信有知遇之恩,没有萧何的举荐,便没有韩信的出头之日,二人交情莫逆才对。
从韩信的角度来说,他确实应该把萧何当观音菩萨供起来,但从萧何的角度出发,韩信随时可以卖掉,否则就撇不清关系,证明不了对刘邦的忠诚。
所以当初萧何举荐韩信,是为刘邦服务,好让韩信带着士兵打回中原老家,顺便夺天下,让刘邦当皇帝,而不是为了成就韩信本人。所以他“月下追韩信”追得那么辛苦狼狈,帮吕后施骗术时又那么的从容淡定。
萧何与吕后密谋杀韩信,张良为什么不阻止同萧何比起来,张良同韩信的关系就更疏远了。张良是书生、文臣,守着刘邦出谋划策,韩信是武将,征战四方,冲锋陷阵,所以两个人是两条平行的直线,不可能有交会的一天。再说他们其中无论任何一个都不会找另一个去套近乎,因为这在君王的眼里是结党,是大忌。
另外,韩信之所以从齐王变楚王,再变淮阴侯,其中的原因张良太清楚不过。显然韩信是上了刘邦“黑名单”的人,后来被杀的罪名还是“谋反”,张良如果去搭救,那不成了同党了吗?到时被吕后“一锅烩”之,岂不很冤!
张良是个非常聪明的人,刘邦称帝后他就有了隐退的打算,所以当刘邦说让他去齐地选三万户食邑时,他只说给他陈留县就行了,所得食邑只是刘邦之前许诺的三分之一。
刘邦称帝后先将20多个亲信封了赏,其他人怕封地不够用,担心被杀,于是聚在一起商量造反。这件事张良早就察觉,但是他不主动找刘邦说,因为他不想充当告密者而卷入争斗之中,所以他等着刘邦来找他。
果然刘邦无意中发现了那些人异常后去请教张良。张良开门见山说那些人商量着要造反,并分析出原因。刘邦问该怎么办?张良说先把你最恨的人封侯。结果雍齿被大张旗鼓地封为什邡侯,那帮人悬着的心才放下。
刘邦称帝后想在洛阳建都,齐地一戍卒娄敬说不妥,于是刘邦去问张良。张良说,陛下请想一想如何夺得的天下,除了天时、人和,是不是还靠地利?秦始皇统一六国还不是以巴、蜀为粮草及物资供应基地,靠关中有利地形,进可攻,退可守吗?陛下夺取天下,难不是在复制秦始皇的经验?
刘邦听了张良的一番话如梦初醒,这才意识到建都关中的重要性,于是开始在长安营建宫殿。那么这么露脸的机会,张良为什么不自己去向刘邦显摆,而是让一个守边疆的小卒子出了风头?还是张良压根就不如娄敬高瞻远瞩,只是一个事后诸葛亮?实际上,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,那就是他在收敛自己。
反观韩信,从齐王改封楚王之后依然高调,先报当年舍他食物的漂母一千金,后将胯下辱他的无赖封为中尉。报恩漂母无可厚非,说明他有良心,但重封无赖显然有些矫情作秀,要知道中尉是掌管楚国军权的最高职位,无赖何德何能,韩信何至于如此?
综上所述,张良和韩信不是一类人,志不同,道不合,更不相为谋。再说,张良既然想功成身退,又怎么可能去卷入事非纷争呢?所以当萧何同吕后密谋杀韩信时,张良根本不可能去阻止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